斯诺克直播

联系我们

驻外手账 枪击血案 飓风水灾 我在美国见证前史

来源:斯诺克直播    发布时间:2023-12-01 07:31:06

产品详情

  2017年11月6日,美国得克萨斯州一小城教堂产生枪击案后,联邦调查局人员和当地差人在教堂外执勤。

  年中来到南部城市休斯敦,虽然远离政治经济中心,却历经千年一遇洪水、当地史上最严峻枪击案、数个前史同期气温极值、乃至棒球队前史性夺冠……

  “孤星之州”得克萨斯带给我过山车般的感触,让我殷切体会它的狂野、多元、火热、质朴,还有真性情。

  就任三个月,一场飓风把美国第四大城市休斯敦变成一片汪洋。那场叫做“哈维”的风暴曩昔四个月后,依然能见到路旁边有人举牌乞讨,牌上写着“我是有两个孩子的独身母亲,‘哈维’让我失掉房子,急需您的爱心”。

  得知飓风要来时,在香港才智过飓风的我并没把它当回事。飓风登陆前,当地记者朋友打来电话,让我去买防水长裤和皮划艇,我还讪笑他反响过度。

  淡定的不止我一个。比较在大型超市抢购饮用水的美国民众,休斯敦华人体现得适当安静。飓风登陆前一天,华人超市里依然有瓶装水供给,而美资超市两三天前已货架空空。

  关于是否该在风暴到来前就宣告撤离令,得克萨斯州州长阿博特和休斯敦市市长特纳产生严峻不合。特纳建议留守也不是全无道理。2005年为逃避飓风“丽塔”,休斯敦250万人大撤离,导致呈现美国前史上最为严峻的交通瘫痪,100多人在流亡的路上丢了性命。

  被那次灾祸吓怕的休斯敦人这回决议待在家里,至少有吃有喝,有当地上厕所。州长阿博特无法劝说:“假如你是个负责任的人,就该带着家人尽早脱离。”

  看着电视屏幕上卫星云图中紫色的暴风眼缓慢向陆地移动,心也在一点点缩紧。忽然,屋内灯火一阵闪耀,随后漆黑一片。停电,这是能预见的最坏状况。

  雨点敲击在玻璃窗上,声声作响。“天漏了”,是对这场雨的精确描绘。三天三夜,风暴威胁雨水倾盆而下。一个又一个警报经过电视、播送和手机传达;一处接一处小区积水严峻,居民自愿或被强制撤离。

  2017年8月29日,受飓风影响,休斯敦市区一小区内积水严峻,人们被强制撤离。

  雨一直下,行车越来越难。高速公路几乎都关闭了,只能在小路中穿行,看到积水或掉头找路、或打听经过。先生出门拍摄,本来不到半小时的旅程,整整耗费了3个钟头和半箱汽油。拍摄雇员更是被困6个小时才安全到家。

  跟着撤离人数渐渐的变多,一座座校园、教堂、体育馆被拓荒成暂时流亡所。即便是最粗陋的流亡所,也有差人护卫、自愿者服务。

  记者在4家流亡所提出采访难民的恳求,自愿者都面露难色:“他们很软弱,仍是不要在这样一个时间段打扰。”“您的相机对他们来说会很灵敏,请您收起来,谢谢您的了解。”

  这让我想起在巴勒斯坦做记者时的情形。每逢有巴勒斯坦人在巴以抵触中罹难,或在抵触现场,或在举行葬礼时,死难者亲朋并不避忌记者的镜头,乃至期望外国记者能拍到死难者的面庞或是创伤,让画面有满足冲击力。在那里,记者的镜头是反击暴行的兵器,隐私和尊重早被放到了一边。

  与美国政府发布信息的碎片化和救灾应对缺乏比较,自愿安排发挥的效果令人感动。流亡所外排起两条长队,一队是请求流亡的人员,另一队是捐款捐物的自愿人员。

  飓风登陆第四天,雨势渐弱,咱们在城内最大的流亡所乔治·布朗会议中心门外采访。几名年轻人对着镜头挥手,指着手里大大的塑料袋说,他们预备了婴儿纸尿裤和衣物,来排队捐赠。我看到衣服是簇新的,还挂着吊牌。

  2017年8月29日,受飓风影响,无家可归的难民们在休斯敦市中心乔治·布朗会议中心暂时拓荒的流亡所内栖息。

  在郊区一家小型流亡所内,一位老妇人端着刚做好的食物前来,向安排者细问自愿服务的要求。传闻当地更需求夜班服务,她马上说:“我住得不算远,能够来上夜班。”

  “合作”是我在这次飓风报导中听到最多的词语。它不只呈现在报纸、电视、播送中,更呈现在普通人的口中。

  2005年,当“卡特里娜”飓风吞噬邻州路易斯安那州的新奥尔良市,休斯敦人打开胸襟,协助哀鸿。这一回,休斯敦人携手彼此鼓舞、劝慰疗伤,正如市长特纳的标语“休斯敦,要刚强!”

  早就传闻美国问题严峻,也被上一任记者打过预防针,但刚到休斯敦的我仍是被这儿的违法吓了一跳。

  不夸大地说,美国每天都在产生枪击案,每天都有人死在枪口下。在拥枪大州得克萨斯,枪击事情经常登上新闻主页。本认为脱离抵触频发的巴以区域能过上安靖日子,但是没有想到一年里在美国死于枪击的人数乃至比巴以区域死于抵触的人数还多。

  2017年11月7日,在得克萨斯州小城产生枪击血案的教堂对面,一家人降半旗致哀。

  除了情杀、仇杀这类有意图违法,一些产生在我身边的枪击事情几乎匪夷所思。不久前,一对男女在公路上开车,男人驾车,女子随意向车外开枪,还把视频上传交际网络,因而获刑5年。

  更有人在酒吧不知为何,前一秒还嬉戏畅饮,后一秒便枪声高文,连差人都摸不着头脑。

  得克萨斯州有史以来伤亡最沉重的枪击案产生在间隔休斯敦300多公里开外的小城。枪手在一个明丽的周日上午血洗教堂。26条生命就此丧生,最小的孩子还没有出生就死在严寒的枪口下。枪手随后饮弹自尽。

  2017年11月6日,在得克萨斯州产生教堂枪击案的小城里,人们彼此拥抱安慰。

  而这与美国史上最沉重的枪击案仅时隔35天。在赌城拉斯维加斯的枪击事情中,枪手从酒店向露天音乐会观众扫射,形成59人丧生,500多人受伤。

  从前问过当地朋友,已然产生过这么多枪击惨案,为什么还要拥枪?得到的答案形形色色,大概能够概括为“这是权力,是传统,更是‘狂野西部’文明的一部分”。

  大学政治系教授泰勒是得克萨斯州本地人。他告诉我,自己七八岁时就跟从父亲上山打猎,对一点也不生疏,现在家里还藏有一把猎枪和一把手枪。

  “如何能防止孩子玩枪产生意外?”我问。“家长学聪明一点,把手枪藏好。”他狡猾地挤挤眼睛。“我家手枪锁在床底下,儿子底子不知道。”

  不是一切家长都像泰勒教授那么走运。总是有儿童偷玩大人产生意外的新闻报导,让人扼腕。

  2017年11月12日, 得州小城教堂枪击案后一周,在事发教堂外,一名女童向死难者留念十字架放置鲜花。

  与华人打开拥枪评论很难得出结论。前些年,华人对的情绪是“敬而远之”。可跟着枪击案频发,华人意识到拥枪和自我维护的重要性,开端安排自己的枪友会,一半为文娱,一半为防身。

  不过即便在美国日子久了,也不是一切华人都能承受贴身带着兵器,以至于每次说到这一个论题,华人圈内部也会争个平起平坐。

  支撑也好,讨厌也罢,泰勒教授的剖析算是中肯:“任何一次美国总统竞选,拥枪都不可能会成为论题,因没有提名人乐意应战这个传统。在可预见的未来,美国不会出台任何严厉的控枪规则。与控枪比较,咱们更该标准的运用。”

  “要抵挡拿着枪的坏人,好人手里有必要也有枪。”我不知这个逻辑是不是正确,只知道在美国日子就有必要承受这个现实:美国具有私家数量占到国际私家总数的一半还多。

  作者高路,新华社驻休斯敦记者。图为2017年8月31日,新华社记者跟从休斯敦华人民船救援队,开船进入飓风洪水灾区,责任为华人大众取药。高路为图中仅有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