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诺克直播

联系我们

a href=t20210113_7001865html “

来源:斯诺克直播    发布时间:2023-12-01 07:31:13

产品详情

  塑料污染备受社会关注。2007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2008年6月正式实施,我国进入“限塑时代”。有统计显示,从2008年到2015年,我国商超塑料购物袋使用量减少了2/3以,累计减少塑料购物袋140万吨左右。

  然而,跟着时间推移,特别是随着网络的普及,快递、外卖等行业加快速度进行发展,“限塑令”的效果开始逐渐弱化。2020年1月1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联合发布《关于逐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明确率先在部分地区、部分领域禁止、限制部分塑料制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

  当年7月,宁夏出台《关于逐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实施方案的通知》,这被称为宁夏版“史上最严限塑令”。限塑历程表明,禁限不可降解塑料制品的生产使用,减少白色污染,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

  超薄购物袋、塑料吸管、发泡餐盒、塑料餐具,这些生活中习以为常的物品,或将被推出历史舞台。

  根据相关规定,截至2020年年底,我区禁止生产和销售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银川市城市建成区的商场、超市、药店、书店、医院等场所及餐饮打包外卖服务行业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集贸市场规范和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全区餐饮行业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

  这被媒体解读为“宁夏版最强限塑令”的法规于2020年7月正式出台。距离“大限日期”过去半月有余,银川市商超、药店、餐饮等重点场所推行效果如何?“限塑”时间表是否管住了不可降解塑料袋?面对一直在升级的“限塑令”,有人尚在观望,有人早已入局。

  连日来,记者在对银川市大中型商场、商超、书店等经营场所走访发现,这一些地方可重复使用的塑料袋占据主流,部分商超已经将可降解塑料袋放在了醒目的位置上。而在农贸市场、早市及小餐饮店,不可降解塑料袋仍时有现身,很多小饮品店里,塑料吸管堂而皇之地“站”在吧台。

  在银川市金凤区CCPARK商超,营业员樵雪芹明显感觉塑料袋使用量年年在下降:“目前来看,老年人自带购物袋的较多,年轻人还是倾向于购物后买塑料袋。但总的来说,这两年塑料袋使用量较之过去有了显而易见地下降。”

  “2020年12月起,公司对各连锁超市中提供的不可降解塑料袋来更换,年底全部更换完毕。因成本关系,可降解购物袋小号0.6元、中号0.8元、大号1元。公司已联系厂商提供更多如仿布、纸制等不一样的材质的环保购物袋,方便顾客选用,并呼吁顾客自备循环利用的购物袋,以减少一次性用品。”1月10日,华润万家生活超市长城东路店相关负责人说,为广泛宣传绿色环保购物理念,该超市将支持限塑行动的宣传语放在收银台醒目位置。

  相比大型商超,农贸市场、饮品店及小型餐饮店执行“限塑令”的情况不尽如人意。

  记者走访同心路农贸市场、新世纪冷链物流中心等地发现,每个摊位上都挂着免费塑料袋,大多数塑料袋上没有标注生产厂商和生产规格标志。“我们这里卖得最火的塑料袋每卷50个,批发价3.5元。”同心路农贸市场批发塑料袋的摊主和记者说,记者看出其摊位上批发的塑料袋很薄,有明显异味。新世纪冷链物流中心一家商行里,生产厂商、材质等标识齐全的可重复使用塑料袋被堆在货架最高处鲜有问津,而便于顾客拿取的塑料袋薄如蝉翼、论斤售卖。

  穿梭在农贸市场的消费者中,几乎每人都拎着大大小小的塑料袋,有的人买一样菜就会套一个塑料袋。同心路市场一名销售油炸食品的商贩,将刚出锅的油条装入免费塑料袋中递给顾客。“多少年都这么用,我怎么知道塑料袋合不合格?”商贩说。

  “按照‘限塑令’进度安排,今年起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银川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说。记者走访发现,除肯德基等大型餐饮店已经将塑料吸管替换成纸质吸管外,其他绝大部分饮品店都还在使用塑料吸管。银川市步行街麦克风饮品连锁店里摆放着很多塑料吸管和塑料杯,工作人员称所有塑料制品都是由总公司配送的。

  记者随机走访了银川市兴庆区两家药店,结账时,工作人员仍在提供免费超薄塑料袋。“顾客都习惯用免费塑料袋,而且我们也没有接到不可以使用这种塑料袋的通知。”一名工作人员说。

  记者注意到,“宁夏版最强限塑令”将不可降解塑料袋、一次性塑料餐具、宾馆酒店一次性塑料用品、快递塑料包装列入禁止、限制使用的塑料制品行列中。

  “限用、禁用这些塑料制品后,市民可以再一次进行选择哪些替代品?”采访中,无论是经营者还是消费者,都提出了类似的疑问。

  “市场上塑料制品的替代品很少,可以买上用玉米秸秆制作的纸质餐具,但是价格贵,难以批量使用。”银川市东泰阳光菜馆负责人说,随着“限塑”工作的推进,怎么样找到符合标准要求且物美价廉的替代产品,是很多中型规模餐饮店业主面前的现实问题。“建议我区有关部门能关注塑料制品可替代品的研发及生产,以满足广大群众的基本需求,让大家不因‘限塑’而影响日常生活。”这名负责人说。

  “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制品,应有物美价廉的替代品,让市场实现有序过渡。自治区市场监管厅相关负责人说,就全国市场而言,目前的替代品还不足以完成现有塑料制品退出市场以后的“补位”作用。

  “实施生活垃圾分类,能够有效推进大多数塑料废弃物得到合理的回收与处置,但再密闭的垃圾回收系统也难免会有一部分塑料废弃物泄漏到自然环境中。因此,率先禁用、限用这部分容易泄漏到自然环境中的塑料制品,能够大大减少泄漏到环境中塑料制品的增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说。

  “我区在禁止或限制使用相关塑料制品的同时,重点要推广应用替代产品和模式,培育优化绿色新业态。”自治区发改委相关负责的人介绍,我区将推进塑料废弃物规范回收和处置等系统性措施,推广应用替代产品,培育优化新业态新模式,强化企业绿色管理责任,推行绿色供应链,积极推广可循环、可折叠包装产品和物流配送器具,鼓励企业使用商品和物流一体化包装,建立可循环物流配送器具回收体系,全面推动邮件快件包装减量化,推动减少二次包装。

  “做好塑料污染治理工作需要多部门共同发力、相互配合、协同推进。此次自治区下达的‘限塑令’,任务明确,职责清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主要负责塑料制品的质量监管。”1月11日,自治区市场监管厅相关负责的人介绍,“禁止生产和销售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超薄塑料购物袋、厚度小于0.01毫米的聚乙烯农用地膜;禁止以医疗废物为原料制造塑料制品;禁止生产和销售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一次性塑料棉签;禁止生产含塑料微珠的日化产品,这些都是市场监督管理部门重点检查的内容。”

  为保证此项工作抓出成效,自治区市场监管厅连续多年将农用地膜列入《重点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目录》并开展产品质量抽查。2020年11月,组织全区市场监管系统进一步开展了聚乙烯农用地膜和塑料购物袋生产企业检查和产品质量抽查工作,共检查生产类企业9家,经营类企业191家,对纳入淘汰类产品目录的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一次性塑料棉签的生产企业和销售单位和含塑料微珠日化产品生产企业组织全面排查。产品质量抽查方面,共抽检农膜、购物袋样品182批次,其中,农膜质量合格率95.7%,塑料袋质量合格率为46.5%。

  “从抽检结果看,制售厚度及其他质量参数不达标的聚乙烯农用地膜和塑料购物袋的现象依然存在,有些还非常严重。除依法严厉查处这些违背法律规定的行为外,还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压实企业主体责任,突出重点领域、重点环节,持之以恒抓下去,丝毫不能松懈。”自治区市场监管厅相关负责人说。

  记者了解到,目前各部门对限塑工作的开展尚未形成合力。在关于限塑令的推进落实方面,主管部门主要是先从大商家入手,通过他们的影响力,带动小商家和市民。但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的商家中有很多小摊小贩,他们环保意识相对薄弱,监督难度较大。

  《自治区关于逐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实施方案》出台,明确自治区发改委、生态环境厅、工信厅等12个单位及各市县区政府合力攻坚治理塑料污染,目前各部门联动开展限塑、禁塑的工作机制尚未建立。宁夏社科院研究员胜提出,由于各部门职责不同,对于“限塑令”工作理解不同,会导致彼此之间的沟通不畅、配合不力。而“限塑令”出台后没有相应配套的法规跟上,也会给监管执法工作带来一些困难。他建议,各部门应快制定和出台与“限塑令”配套的地方性法规或政策,进一步细分有偿使用塑料袋的场所,细化监督管理办法和行政处罚规定,明确有关部门职责和行政处罚依据,发改、生态环境、商务等部门应联合建立“限塑令”工作长效机制。

  “继国家出台升级版的‘限塑令’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固态废料对环境造成污染防治法》进行了重新修订,对生产、销售和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等一次性塑料制品的行为进行了法律上的约束。”自治区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说。依据法律规定,国家依法禁止、限制生产、销售和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等一次性塑料制品,商品零售场所开办单位、电子商务平台企业和快递公司、外卖企业应当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向商务、邮政等主管部门报告塑料袋等一次性塑料制品的使用、回收情况。

  “今后,未遵守国家相关禁止、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等一次性塑料制品的规定,或者未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报告塑料袋等一次性塑料制品的使用情况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商务、邮政等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自治区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说。

  自去年年底至今,记者在持续关注限塑令在宁夏的落地情况中发现,继宁夏出台升级版“限塑令”后,除大型商场、传统大型餐饮企业、新型餐饮行业业主和书店业主已经转变意识积极寻求塑料替代品,但更多的小经营户、农贸市场等重点场所对限塑令的执行还没有动起来,依旧沿袭着老办法,各种渠道来的不可降解塑料袋仍然活跃在市场,还有一些业主用貌似看着质量好的不可降解塑料袋充当可降解的塑料袋来销售,消费者根本就没有辨别能力。

  宁夏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李霞建议,应建立“限塑”第一责任人制度,将市场开办单位及经营者作为“限塑”第一责任人,引导和督促其杜绝使用超薄塑料购物袋,以防止超薄塑料袋流入市场。各地应加强宣传力度,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呼吁全市市民担当应尽的社会责任,重新提起菜篮子,重复使用耐用型购物袋,减少使用塑料袋,在社会上形成“人人环保”的良好风气。

  2008年6月起实行的限塑令,至今不可降解塑料袋仍未销声匿迹。究其原因,“限塑”过程中,执行层层“限速”。

  多年来,对限塑始终是“口号喊得震山响,落实起来轻飘飘”,始终留有“商量余地”,以至到目前,我区还未有真正意义上的塑料制品替代品规模化上市。

  无以替代,限塑难免流于表面。如今,在不可降解塑料产品使用的“重灾区”在农贸市场里、网购产品中,在执法部门人手严重不足的情况下,怎么管?谁来管?对使用者该作何处罚?一系列管理难题有待解决。

  不可降解塑料制品对环境保护危害之重,已成共识。“限塑”早就不该只是说说而已。

  制定地方性法规,重点部门牵头,研发替代产品,全民形成合力,要让“限塑”真正“提速”,让环保深入人心。(记者 李锦 秦磊 智慧 实习生马驰 龚依然 文/图/视频)

  新时代先锋丨凝心铸魂筑牢根本遵义:巧手折船映初心 一帆风顺祝福党102年走来,我们从未忘记因何出发“五一”小长假 内地游客青睐香港游了不起的中国基建——《驭水重器》“五一”假期旅游火爆,中国经济复苏正在积聚动能奋斗的背影 平凡而伟大众筹纪录片《中国一日》:同一天里,有无数个春天